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护理指南
中华护理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执笔:常红, 张素, 范凯婷, 赵洁, 田思颖)
中华护理杂志    2023, 58 (1): 10-14.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3.01.001
摘要4535)   HTML728)    PDF (963KB)(4093)    收藏

目的 制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护理指南》,作为实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护理的指导工具,以规范溶栓治疗的护理行为。 方法 严格按照循证护理实践指南制订的方法,构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护理指南》草案,采用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估系统目录Ⅱ对指南草案进行专家评审,根据专家评审结果和建议对指南进行修改,形成正式指南。 结果 构建的指南推荐意见涵盖了院内组织管理、病情观察、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体位与离床活动和质量管理共5个方面的内容。 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护理指南》是根据最佳证据、临床实际情况以及专业人员的判断形成的循证指南,可作为参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护理人员进行科学决策的实践依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可穿戴设备在脑卒中危险因素监测及风险预测中的研究进展
赵洁, 常红, 李佩佩, 张欣悦
中华护理杂志    2022, 57 (9): 1141-1146.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2.09.017
摘要815)   HTML0)    PDF (757KB)(28)    收藏

对脑卒中危险因素进行早期监控,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并对脑卒中预测因素进行有效的整合与识别,是脑卒中防治最重要的工作。可穿戴设备及人工智能算法有望成为脑卒中高危人群风险监测及预测的有效解决方案。该文综述了基于可穿戴设备的脑卒中危险因素监测方法、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脑卒中预测模型以及手机应用程序在脑卒中风险预测及识别中的应用,为护士开展脑卒中健康管理工作提供可借鉴的依据,并为改进脑卒中防治策略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膜式血浆置换发生滤器破膜的影响因素分析
龚立超,常红,赵洁,李苗,王召锋,魏京旭,张艳
中华护理杂志    2021, 56 (6): 831-835.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1.06.005
摘要392)   HTML0)    PDF (772KB)(8)    收藏

目的 探讨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膜式血浆置换时发生滤器破膜的影响因素,并得出滤器破膜时跨膜压的临界值。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5月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ICU行膜式血浆置换的42例患者,纳入196例次血浆置换相关资料,经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滤器破膜的影响因素,并以跨膜压作为预测指标,选择2020年6月—2020年10月,35例次的血浆置换相关资料进行临床验证,分析跨膜压的最佳临界值。 结果 196例次膜式血浆置换过程中,19例次(9.69%)发生滤器破膜,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跨膜压(OR=1.192)是膜式血浆置换过程中滤器破膜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跨膜压预测滤器破膜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77,95%CI为0.952~1.000(P<0.01),最大约登指数为0.839,跨膜压的最佳临界值为50 mmHg(1 mmHg=0.133 kPa),灵敏度为89.5%,特异度为94.4%。验证结果发现,以跨膜压<50 mmHg为临界值,其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1.42%,准确度为91.42%。 结论 跨膜压对膜式血浆置换过程中发生滤器破膜的预测效果好,跨膜压维持在50 mmHg以下,能预防发生滤器破膜。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认知训练护理门诊护理质量指标的构建研究
常红,乔雨晨,赵洁,王蕊,王佳妹,孙静
中华护理杂志    2021, 56 (1): 97-102.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1.01.016
摘要401)   HTML0)    PDF (723KB)(8)    收藏

目的 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认知训练护理门诊护理质量指标,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借鉴。方法 在文献研究、理论分析和临床调研的基础上,构建认知训练护理门诊护理质量指标草案。采用德尔菲法,2019年9月—11月选取16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最终建立认知训练护理门诊护理质量指标。结果 2轮函询问卷回收率及有效率均为100%,第2轮函询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36,一、二、三级指标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755、0.813、0.929(均P<0.05)。最终形成的认知训练护理门诊护理质量指标包括3项一级指标(结构质量、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10项二级指标,34项三级指标。结论 该研究构建的认知训练护理门诊护理质量指标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认知训练护理门诊的综合评价和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认知障碍患者睡眠障碍评估工具的应用进展
杨璇,乔雨晨,赵洁,常红
中华护理杂志    2020, 55 (12): 1884-1889.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0.12.022
摘要475)   HTML0)    PDF (707KB)(16)    收藏

睡眠障碍的发生会加重损害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增加精神行为异常,降低生活质量,给照顾者带来较大负担,增加社会经济成本。该文对国内外认知障碍患者睡眠障碍评估工具的内容、特点、应用情况及局限性等进行综述,对评估工具的基本特征、应用情况和发展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启示,旨在为制订本土化认知障碍患者的睡眠评估工具提供借鉴,为准确评估、个性化照护认知障碍患者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24小时内血压与出血的相关性研究
赵洁, 常红, 王晓娟, 张佳佳, 姚辉
中华护理杂志    2019, 54 (7): 981-984.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19.07.004
摘要1143)   HTML180)    PDF (1028KB)(428)    收藏

目的 监测、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24 h内血压水平与溶栓后出血的相关性,旨在得出各出血部位对应的血压预测值及测量时间。方法 纳入2015年6月—2017年12月北京市4所高级卒中中心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487例,记录患者的人口学资料、溶栓前血压、溶栓后24 h内血压及发生出血时的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计算Youden指数最大的血压分界点及监测时间点。结果 168例(34.5%)发生不同部位的溶栓后出血。出血患者血压高于非出血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出血、颅内出血、牙龈出血的发生时间为溶栓前或溶栓时,呼吸道出血的发生时间为溶栓后早期,鼻和泌尿系统出血的发生时间为溶栓后12 h左右。不同部位发生出血的血压预警值分别为:全身出血146/81.5 mmHg(1 mmHg=0.133 kPa),颅内出血159.5/108.5 mmHg,牙龈出血159.5/85 mmHg,鼻出血184/87.5 mmHg,呼吸道出血143.5/100.5 mmHg,泌尿系统出血136.5/91.5 mmHg。结论 溶栓后24 h内高血压是静脉溶栓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各出血部位对应的血压预测值及测量时间可为护理观察的重点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住院老年脑卒中患者护理评估体系的构建
赵洁, 常红, 范凯婷
中华护理杂志    2019, 54 (6): 886-890.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19.06.016
摘要583)   HTML0)    PDF (1047KB)(7)    收藏

目的 构建符合我国国情、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住院老年脑卒中患者护理评估体系,以评价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健康问题。方法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住院老年脑卒中患者护理评估体系草案。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选取24名专家,进行专家咨询。按照2轮专家咨询意见,结合临床经验,对条目进行修改。结果 2轮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第2轮咨询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25,一、二、三级指标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534、0.295、0.320(P<0.001)。最终形成的住院老年脑卒中患者护理评估体系包括4项一级指标(一般医学评估、躯体功能状况、社会参与、心理健康状况),14项二级指标,40项三级指标。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住院老年脑卒中患者护理评估体系科学、可靠,能为临床护士制订护理策略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基于个体化需求的护理随访对行远隔缺血适应治疗患者的影响研究
赵洁,常红,张佳佳,姚辉
中华护理杂志    2019, 54 (2): 249-253.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19.02.016
摘要635)   HTML39)    PDF (981KB)(196)    收藏

目的 评价基于个体化需求的护理随访对行远隔缺血适应(remote ischemic conditioning,RIC)治疗患者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历史对照的方法,将2017年3月—5月纳入RIC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7年6月—9月纳入RIC治疗的患者设为试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临床实验的随访方法,试验组接受基于个体化需求的护理随访。比较对照组和试验组行RIC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个月、3个月、6个月的治疗依从性及6个月内缺血性脑卒中事件的复发率。结果 试验组的治疗依从性在1个月、3个月、6个月时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6个月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率高于试验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基于个体化需求的护理随访可以有效提高行RIC治疗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保证RIC的临床研究效果。该方法可为构建RIC治疗护理模式提供借鉴。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预警模型的构建
常红, 赵洁, 王晓娟, 张佳佳, 姚辉, 曹闻亚, 范凯婷, 马青峰
中华护理杂志    2019, 54 (11): 1648-1652.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19.11.010.
摘要543)   HTML4)    PDF (1146KB)(11)    收藏

目的 构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的出血预警模型。方法 2014年1月—2018年12月,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高级卒中中心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后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出血相关指标、血液学检查结果等,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相关数据。结果 纳入的92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溶栓治疗后36 h内未出血者566例(未出血组),出血者358例(出血组),两组住院天数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96,P=0.009)。年龄、溶栓前收缩压、溶栓前使用抗栓药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是并发出血的危险因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预警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682,95%CI为(0.571,0.793),P<0.001。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外周系统出血的发生率较高,高龄、溶栓前高收缩压、有跌倒史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静脉溶栓后出血的风险较大,提示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出血并发症的预警与防治,出血预警模型可为出血并发症的护理观察及防治提供依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量化食物稠度对减少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误吸的效果评价
常红 赵洁 张诗涵 李佳
中华护理杂志    2018, 53 (1): 32-35.  
摘要1323)      PDF (637KB)(61)    收藏
目的 评价量化食物稠度对减少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误吸的效果。方法 用洼田饮水试验筛选某医院神经内科2017年3月—8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共选取76例2~3级吞咽障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试验组在常规饮食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增稠剂量化食物的稠度,然后给予相应的饮食指导。给予对照组常规饮食护理。结果 试验组发生误吸8例(21.05%),对照组28例(73.6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增稠剂量化食物的稠度可有效减少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误吸的发生。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